贵州净康源2022-07-07 16:34:32
依据国家GB/27773-2011蟑螂控制标准进行科学防治。 防治策略:建立以预防为主,加强环境治理,同时与化学灭治的方法相结合。
环境治理是“治夲”措施,公司员工要积极协助社区和客户进行宣传,做好技术指导工作。
(1)在社区张贴宣传海报,协助社展开展预防蟑螂侵入措施和方法宣传;
(2)搞好室内外卫生,保持环境整洁,定期清理碗柜、杂物柜、书柜等,及时清除蟑螂卵荚、粪便、残骸;
(3)保持厨房灶台和桌面等处清洁,不留食物残渣和污物,保持食品仓库应通风、干燥;
(4)拉圾日产日清,减少蟑螂生存食源; (5)堵洞抹缝,用水泥等堵塞墙壁、地板、门窗框的缝隙;
(1)滞留喷洒:滞留喷洒适合于蟑螂密度高、侵害严重的场所,如厨房、食堂、餐厅、仓库等,由于宾馆、饭店、食堂等场所。 药物选择: 0.06%顺式氯氰菊酯(奋斗呐)25-40mg/m2; 0.04%凯素灵20-30mg/m2; 1-2%残杀威0.5-1mg/m2; 0.05-0.06%高效氯氰菊酯(太康); 0.5%毒死蜱。
(1)喷洒时,先在门、窗以及其他通道口喷洒一圈约 20cm的药物屏障带,蟑螂逃逸时接触药物中毒死亡。
(2)对室内墙面喷洒,喷头应调整为“雾状”,由外向里、从上而下均匀喷洒,喷洒高度约距地面1-1.5米左右;
(3)对蟑螂栖息的角落、缝、孔、洞喷洒,喷头应调整为“线状 ” , 喷洒时先在周围喷一圈屏障带后再向缝、洞内喷射足够量的杀虫剂 。
(1)喷洒前先关门、窗、风扇、排风扇,把室内的橱柜门打开、拉开桌子抽屉;
(2)喷洒前必须把食品、食具以及饲养的鸟、鱼、虾等搬出,以防污染和药害,
(3)喷药人要加强防护。
(4)喷药后为保药物效果和 防止蟑螂逃窜,应关闭12时后开启门窗通风。
(1)药物选择:常用颗粒毒饵选用的药物有:乙酰甲胺磷、残杀威、硼酸、毒死蜱、氟虫胺、伏蚁腙、氟虫晴等;
(2)操作方法:在家庭、商店、办公室等蟑螂经常出入的部位,每堆毒铒用量约0.5克左右,为了防潮可将毒铒置放在瓶盖内;
(3)投放要求:毒铒投放应按照“点多、面广、量少” 方法进行,投放后要定期检查,更换霉变的毒饵。
(1)应用场所:适合应用于缝隙场所、悬挂场所以及不适合使用颗粒剂灭蟑的潮湿场所;
(2)施药方式:点状投放,每点0.2克左右(小圆点状),每平方米2~4点;
(3)药效期限:现场应用药物有效期3~6月,作为预防性控制,每3个月补充施药1次;
(4)注意事项:施药后应定期检查(每周一次),发现食完及时补充。
(1)应用场所: 适合予不易喷洒药物的场所,如电源闸门、窄小的缝隙、空洞、夹缝以及冰箱、货架下等部位;
(2)施药要点:喷粉时要薄而均匀,过多会有驱避作用;
(3)注意事项:因粉剂易受湿且喷粉影响美观,故不能应用于潮湿的环境、人畜触摸的地方。
(1)适合干燥场所,可以在环境卫生要求不高的场所灭蟑;
(2)采用“涂抹”方式施药,在蟑螂活动场所涂划厚度约1mm,宽度2~4cm的“包围式”药带进行防制;
(3)持效期可达6个月,但需要定时检查,每3个月可补充施药1次。
(1)在居民家中选用“烟雾弹”的剂型,室内每15平方面积(约50立方)用一颗“烟雾弹”使用前将食物移出,将橱柜门和桌抽屉打开,关闭门窗,点燃后密闭2小时开门窗,清除蟑尸。
(2)下水道采用热烟雾机喷洒是防治蟑螂的有效方法,在外环境的窨井下水道选用大型喷烟机的热烟雾方式进行,因烟雾较大,使用前应“安民告示”。操作人员应着防护服,带防毒面具,防止意外情况发生。
在蟑螂繁殖高峰期,加强现场监测检查,听取客户反映,及时发现,及时处理。 蟑螂粘捕盒监测方法:在室内每15平方布放2处粘捕盒,采用新鲜面包作为诱饵(约2g),将粘蟑盒布放于蟑螂经常出没的缝隙、杂物堆旁,晚放晨收。对粘到的蟑螂进行计数、分类雌雄虫和成若虫登记,计算蟑螂侵害率和密度指数(虫数/盒·夜),每月进行一次。 蟑螂的侵染率(%)=阳性房间数÷调查房间数× 100 蟑螂密度(指数)=捕获虫数÷布放盒数